宜家和 SONOS:聲音與家具的結合
全球知名家具零售商宜家與領先的音響系統制造商 SONOS 合作,打造了 SYMFONISK 臺燈。這款巧妙的產品將光和聲音無縫集成到一個緊湊的設備中,通過減少所需的設備和電線數量來幫助整理房間。通過融合家居裝飾的兩個基本元素,宜家和 SONOS 創造了一款同時吸引視覺和聽覺的產品,提升了整體的審美體驗。
麗思卡爾頓的多感官品牌體驗
麗思卡爾頓是一家豪華連鎖酒店,以致力于為客人創造難忘的體驗而聞名。作為其品牌形象的一部分,該公司投資于多感官方法,在其酒店中融入特定的氣味和聲音。在班加羅爾,他們通過推出“Dineamation”將這一概念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這是一種將美食與迷人的娛樂融為一體的沉浸式用餐體驗。通過調動多種感官,麗思卡爾頓旨在與客人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確保他們的住宿既難忘又能引起情感共鳴。
審美同理心對品牌的益處
具有審美同理心的品牌能夠與目標受眾建立起強烈的情感紐帶,從而脫穎而出,帶來諸多優勢:
1)更高的定價權
審美共鳴賦予您定價權。情感是驅動客戶行為的決策關鍵。因此,您的客戶樂意為此買單。
2)提升品牌體驗
通過了解和滿足目標受眾的感官偏好,品牌可以創造出令人難忘和愉快的體驗,從而脫穎而出。
3)品牌差異化
每個行業中只有少數公司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審美共鳴。通過真實而自信地做好這件事,您可以讓您的品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4)增強型品牌資產
品牌資產代表品牌的價值。它是品牌產品的價值與不帶品牌的產品價值之間的差額。通過審美同理心加強與顧客的情感聯系可以增加品牌價值并創造持久的記憶。
5)忠誠度和業務績效
審美共鳴可以帶來忠誠度。人們更有可能回頭光顧那些始終提供愉悅體驗的品牌。如果您能通過產品、溝通和善意為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帶來歡樂,他們就會回頭,從而提高財務績效。
平衡審美與商業需求
品牌設計總是會面臨審美要求和商業要求之間的某種程度的沖突。我所說的商業要求是指財務和運營目標,以及以較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意愿。作為一個商業實體,加快速度經常會受到挑戰,并且會與花時間做藝術上持久的事情相沖突——這是美學方面的問題。這兩個方面由不同的結果驅動:商業目標是利潤和收入,而審美要求是客戶共鳴和脫穎而出的創意概念。
當客戶不滿意并且感覺不到與品牌的聯系時,最終投資者也不會滿意。這兩股力量有不同的時間范圍。美學要求需要時間來實現,是一項長期投資。通常,我們在公司短期內所做的事情需要時間才能獲得回報,但商業目標通常是在較短的時間內衡量的。
平衡好兩者之間的矛盾,才能打造成功的品牌。如果一家公司過于注重審美,注重情感共鳴、藝術性或原創性,那么它就無法支持實用元素。最好的領導者并不會試圖解決審美與商業要求之間的矛盾,而是試圖平衡二者。
關鍵要點
審美同理心是品牌與顧客建立有意義的聯系的有力工具,它通過理解和滿足顧客的感官偏好和情感需求來做到這一點。這讓品牌與眾不同,增加了顧客忠誠度,并可以改善整體品牌體驗。
要想在審美共情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品牌設計必須平衡審美要求與財務可行性和運營效率的商業要求。最成功的品牌能夠協調這些力量,將審美追求與商業目標結合起來。在人工智能時代,通過美學體驗來同情和取悅顧客的能力仍然是人類獨有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