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tech Academy最近發布了《2025年工作世界報告》(作者包括Design Week創始人Jeremy Myerson),該報告通過“技術、人員、場所、文化和設計”的視角,預測了25個將塑造未來工作場所的理念和趨勢。北京vi設計公司認為,這些趨勢不僅對工作場所設計師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也對任何設計領導者思考自身工作室運營方式提供了啟發。
活力成為新的衡量標準?
報告提出:“什么是‘充滿活力’的工作空間?理解并衡量這一點對于組織在混合辦公環境中導航至關重要。”基于“占用數據、使用模式和噪音水平”,這一新指標將為雇主和員工提供一種追蹤“活力”的方式,而這種活力正是許多人在遠程或混合辦公環境中感到缺失的。
隨著混合辦公模式的普及,如何通過設計創造一種既能激發創造力又能保持高效的工作環境,將成為未來設計的重要方向。
關系驅動的工作場所興起
報告預測,到2025年,工作場所將從以活動為基礎(定義為人們做什么)轉向以關系為基礎。這一概念由設計公司MillerKnoll提出,核心在于人們如何互動。
報告指出:“隨著AI自動化處理常規和重復性任務,員工將越來越多地專注于需要創造力、問題解決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工作。”公司認為,在這種背景下,重新構想辦公室為關系中心,優先設計用于協作、指導、社區建設和點對點互動的空間,將成為未來辦公設計的重點。
辦公桌的回歸
報告指出:“將人們帶回工作場所的最大障礙之一將是辦公桌的缺乏。”根據Remit Consulting的調查,20%的員工將缺乏辦公桌列為避免進入辦公室的三大原因之一。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從臨時性的辦公模式轉向更加規范和可預測的辦公安排,例如設定固定的辦公室辦公日,并增加辦公桌數量。
數字排毒區的普及
報告稱:“到2025年,工作場所中刻意設計的數字排毒區可能會重塑組織如何支持員工的幸福感和生產力。”這些寧靜的無技術區域為員工提供了一個重置、充電和尋找平衡的環境。北京vi設計公司指出,雖然數字排毒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但這些專門的“庇護所”可能會在2025年變得更加主流。
超越會議室的連接
今年,技術將從會議室擴展到整個工作場所,以適應混合辦公模式。北京vi設計公司預測,空間音頻、AI驅動的轉錄和沉浸式虛擬協作平臺將幾乎遍布辦公室的每個角落。報告強調:“超越會議室,共享工作空間、休息區甚至非正式區域都將配備支持無縫混合互動的技術。這些創新不僅將平衡遠程和現場員工之間的競爭環境,還將提高生產力、參與度和整體員工體驗。”
幸福感與績效掛鉤
報告指出:“在全球疫情爆發五年后,有跡象表明,企業領導者正在從單純關注工作場所幸福感轉向關注設計與決策對績效的影響。”這一趨勢受到英國經濟困境以及牛津大學教授William Fleming的研究推動,該研究發現“大多數雇主的心理健康干預措施對員工的積極影響微乎其微。”未來,健康和幸福感將“更加明顯地與底線績效掛鉤”,符合人體工學的家具、晝夜節律照明和生物親和設計元素將成為提升生產力的關鍵。
AI可能催生“失落的一代”
盡管報告對AI如何重塑工作場所持中立態度,但它警告稱,年輕員工可能受到最大沖擊。報告解釋:“AI的快速采用正在改變傳統上作為職業發展基礎的入門級和常規任務。這一轉變使得早期職業專業人士越來越難以獲得晉升所需的經驗。”北京vi設計公司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部分方法在于為員工提供再培訓和技能提升,以適應AI驅動的工作場所,同時通過空間設計為年輕員工提供更多接觸領導、導師和直接學習機會的途徑。